整站检索

重点学科

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创新中发展

作者:
发布时间:2016-12-08
浏览量:2016-12-08

近日,山东省教育厅正式公布了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名单,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位列其中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。六十多年来,学科借势而为、合力攻关、持续发展,在团队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,取得了突出成绩,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。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,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121个参评单位中排名(并列)第17位,位列前14%。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《2016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》,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荣膺中国五星级学科。

强化学科团队建设,科研产出成果丰硕

该学科现有研究人员48人,其中教授17人,博士生导师9人;国家“万人计划”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,全国“四个一批”人才(理论界)2人,中央“马工程”专家1人。经过不断凝练研究方向,目前学科组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发展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、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建设、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、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与当代中国等五支相对稳定、特色鲜明的研究团队。

研究团队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的学术前沿问题,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,密切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培养实际,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原著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新特点新方法、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、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基本理论和经验等领域展开创新研究,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。2011年以来,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项(含重大项目1项,重点项目3项),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0项,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47项,其中商志晓主持的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”,集中展示了本学科的学术实力;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,其中李爱华的《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: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与实践》一书入选“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”;在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、《哲学研究》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;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重大成果奖1项、一等奖3项、二等奖5项、三等奖10项。除此之外,多名教师在《求是》、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光明日报》等权威报刊发表学术文章10余篇,深入研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发展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重要问题,受到学界好评。

创新培养模式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

该学科不断创新培养模式,着力培养高素质、创新型马克思主义理论优秀人才;坚持师范性与综合性、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原则,不懈更新教学内容,改善教学手段,强化资源建设;完善了3个学科群、15门主干课、40余门选修课的课程体系。通过深化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,构建了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,为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扎实基础。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“1+3”人才培养模式;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卓越教师班,强化技能训练;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人才培养体制,以激励机制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。近年来,毕业生就业率在95%以上,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;获省级优秀博士论文1篇、省级优秀硕士论文3篇、省级优秀学士论文7篇;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4项。在四届“华文杯”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教学技能特等奖15项、一等奖7项;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31项。

推动理论大众化,增强社会服务能力

学科紧紧围绕经济文化强省发展战略,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优势,积极开展理论宣传普及和应用课题研究,为国家特别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舆论支持和咨政服务。近年来,商志晓、李爱华、马永庆、万光侠、高继文、杨素群、徐稳、任者春、史家亮等15人先后入选山东省委理论宣讲团,在大众网“理论之光”频道、高等院校、政府机关、市地企业做宣讲报告50余场,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发展,十八大、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会精神,集中进行相关理论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,取得良好社会效果。2016年7月,商志晓为山东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“七一”重要讲话,深刻把握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专题讲解,受到高度评价。学科教师积极承担各级各类应用型课题,推动理论研究向实践应用转化。如山东省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”“齐鲁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”等,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实际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面对“双一流”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,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将进一步创新思路,深化改革,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、深化学术研究、开展理论宣传普及、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、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好地示范引领作用,努力实现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。